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:碳達峰、碳中和
在公務員考試中,時政要聞、熱點事件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塊,但其實滲透到了考試的方方面面。時政時事的熱點積累有助于我們增加申論素材,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如何形成政府思維,有助于我們在寫作中習慣運用官方表述方式,甚至在常識的考試中也經常出現當年的熱點時事的考題,那么如何備考這部分知識呢?其實很簡單,不用死記硬背,就每天拿出固定時間多多積累即可,公考資訊網(http://www.0769jianpao.com/)每天都會更新全網最新最熱的時政要聞,并附有熱點解析,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。大家可以Ctrl+D收藏本頁供大家學習積累。
【熱點背景】
2020年9月22日,中國國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:“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?!?/p>
“‘十四五’時期,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、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、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?!?/p>
2021年3月15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時也強調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,要把碳達峰、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,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,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、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。
公務員考試角度解讀
【定義】
“碳達峰”:在一定的時點,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,不再增長,之后逐步回落。
“碳中和”:通過植樹造林、節能減排等途徑,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實現“零排放”。
【成績】
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: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從2005年的48.1%降至2020年底的18.2%,提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目標,交上完美的答卷。
重點領域節能工作進展順利: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,2019年相較于2015年,降低了15%,相當于節能4.8億噸標準煤,成本節約了4000億元;中國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達到60%,惠及2100多萬戶居民;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,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車55%。
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:新能源裝機在可再生能源總裝機中達到55.2%;新增裝機年度占比50%
主動適應氣候變化緊張順利:在28個城市開展了氣候適應城市試點工作,開展了三批共六個省區81個城市低碳省市試點建設。
【提出對策】
升級能源消費,重點減污降碳。從建筑領域到交通領域從;能源供應清潔低碳到工業領域,各個行業用能方式發生改變。
完善政策體系,保障公平交易。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、價格、金融、土地、政府采購等政策,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化原則與可再生能源企業協商展期或續貸、優先發放補貼和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舉措,支持風電、光伏發電、生物質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
加強頂層設計,強化機制保障。建立健全用能預算、能耗監測、用能權交易、節能評價考核閉環管理體系;統籌考慮不同地區、行業特點,建立節能目標分解、落實、評價機制。
科技賦能生態,加強技術創新。如在新能源動力,加快特高壓輸電、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裝備研發,推進虛擬電廠、新能源主動支撐技術進步。
深化國際合作,合力綠色轉型。高水平舉辦能源綠色轉型國際論壇,打造能源“達沃斯”,傳播“能源轉型、綠色發展”理念。圍繞“雙碳”目標,促進政府機構、行業企業、科研院所研討交流,開門問策、集思廣益,攜手共創綠色發展美好未來。
【寫作角度】
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,扛起大國擔當,樹立“中國形象”。
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,貫徹新發展理念,呈現“中國決心”
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,人與自然和諧相處,展現“中國智慧”。
【片段展示】
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,扛起大國擔當,樹立“中國形象”。當今時代,“環球同此涼熱”把世界各國“串成”唇齒相依的生態命運共同體。一個時期以來,溫室氣體排放、臭氧層破壞、生物多樣性減少等,成為困擾世界各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。無論是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,還是在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和“2030年實現碳達峰,2060年實現碳中和”的減碳目標一直被重點提及。這既是對世界各國的莊嚴承諾,對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,更是體現了中國始終堅持以全球視野、全局高度、全面思考,扛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“生態擔當”。
相關閱讀: